当前位置:首页 > 诗人诗集 > 正文内容

汪元量的诗集

ju67kgfg63个月前 (09-09)诗人诗集1

    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南宋末诗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云,亦自号水云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琳第三子。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。恭宗德祐二年(1276)临安陷,随三宫入燕。尝谒文天祥于狱中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(1288)出家为道士,获南归,次年抵钱塘。后往来江西、湖北、四川等地,终老湖山。诗多纪国亡前后事,时人比之杜甫,有“诗史”之目,有《水云集》、《湖山类稿》。

    人物生平

      汪元量出生在一个琴而儒的大家庭中。年轻时,因精于弹琴作画、写诗填词,“以词章给 事宫掖”,成为供奉内廷的琴师,侍谢太后(理宗之后)和王昭仪(度宗之嫔),并与柴望(著有《秋堂集》)、马廷鸾(著有《碧梧玩芳集》)等有交往。

      德祐二年(1276)宋廷降元,元世祖诏三宫北迁大都。汪元量以宫廷琴师身份随太皇太后北行,“杭州万里到幽州”,目睹了南宋奉表降元的悲惨一幕,也亲身经历了三宫北上、燕京生活,由此写下了《醉歌》、《越州歌》、《湖州歌》等具有强烈纪实性的诗史作品,以独特的视角记录宋元更替时期的真实事件,以补史书之不足。

      文天祥兵败被执,囚于大都,汪元量曾屡至囚所探视。文天祥为汪元量集杜甫诗句,成《胡笳十八拍》,并为元量作品作序。汪元量写了《妾薄命呈文山道人》、《生挽文丞相》等诗,勉励文天祥尽节。在文天祥壮烈殉国后,他又作了《孚丘道人招魂歌》九首,形式模仿杜甫的《同谷七歌》,为文天祥招魂。

      汪元量伴随三宫在北方生活了十三年,期间常出席元主举行的各种筵席,并以琴名于大都,受到元主的特别恩遇。他还授瀛国公赵显诗书,曾出仕翰林院,奉命降香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)以后,太皇太后、王昭仪仙逝,十八岁的瀛国公赵显入吐蕃学佛法,其母全太后入正智寺为尼,他守候的宋室王族分崩离析,此时汪元量毅然决然地上书太祖请求南归,至元二十五年(1288)终得黄冠归,自号水云子。南归后,他组诗社,过潇湘,入蜀川,访旧友,后于钱塘筑“湖山隐处”,自称“野水闲云一钓蓑”。据传他行踪飘忽,被时人称为“神仙”,终老山水。

    汪元量的诗词

    南岳道中二首

    夜来大醉别衡阳,今日长吟下楚湘。

    翠藻青苹鱼市井,白苹红蓼雁家乡。

    江云起处蒙蒙湿,山雨来时阵阵凉。

    欹枕不禁肝肺热,汪然流涕惜兴亡。

  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五

    销金帐下忽天明,梦里无情亦有情。

    何处乱山可埋骨,暂时相对坐调笙。

    东平官舍

    晓鞭驿马入东州,瘦骨稜嶒怯素秋。

    天地不仁人去国,江山如待客登楼。

    市沽鲁酒难为醉,座咽胡笳易得愁。

    日暮凭阑穷目力,一行征雁塞边头。

    山东飞放

    天子出猎山之东,臂鹰健卒豪且雄。

    我欲从之出云中,坐看万马如游龙。

  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

    凤管龙笙处处吹,都民欣乐太平时。

    宫娥不识兴亡事,犹唱宣和御制词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诗人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sqghw.com/sr/?id=9433

分享给朋友: